11月18日,國新辦召開政策例行通氣會,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《“十三五”生態環境保護規劃》。此前,11月16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,審議通過了《規劃》。會議指出,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重大戰略,也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期盼。但目前,《規劃》尚未對外公開。
趙英民介紹,《規劃》突出了環境質量改善與總量減排、生態保護、環境風險防控等工作的系統聯動,將提高環境質量作為核心評價標準,將治理目標和任務落實到區域、流域、城市和控制單元,實施環境質量改善的清單式管理。
趙英民透露,《規劃》提出了12項約束性指標,分別是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、細顆粒物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、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、地表水質量劣Ⅴ類水體比例、森林覆蓋率、森林蓄積量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、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,以及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總量。
“這里涉及的環境質量指標,也是第一次進入五年規劃的約束性指標。在約束性指標中,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、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是‘土十條’里的要求,其余10項是‘十三五’規劃綱要的要求?!壁w英民解釋。